種植牙的過程怎么樣
種植牙的過程主要包括術前評估、種植體植入、骨結合期、基臺安裝和牙冠修復五個階段。種植牙是修復缺失牙的常見方法,通過外科手術將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再連接牙冠恢復咀嚼功能。
術前評估階段需要拍攝口腔CT或X光片,評估牙槽骨高度、寬度及密度,檢查是否存在牙周炎等口腔疾病。醫(yī)生會了解患者的全身健康狀況,排除嚴重系統(tǒng)性疾病或未控制的糖尿病等禁忌證。根據檢查結果制定個性化種植方案,確定種植體數量、位置及修復方式。
種植體植入階段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醫(yī)生會在牙槽骨上預備合適的窩洞,將鈦合金種植體精準植入。手術時間根據種植難度差異較大,單顆簡單種植約需30-60分鐘。術后可能出現(xiàn)輕微腫脹和疼痛,一般3-5天可緩解。種植體植入后需要3-6個月骨結合期,期間種植體與牙槽骨會形成牢固的生物性結合。
骨結合完成后進入基臺安裝階段,醫(yī)生會切開牙齦暴露種植體,安裝愈合基臺塑造牙齦形態(tài)。2-4周后取模制作個性化牙冠,牙冠通過基臺與種植體連接,調整咬合關系后完成修復。全口無牙患者可能采用即刻負重技術,在種植當天安裝臨時修復體。
種植牙術后需要保持良好口腔衛(wèi)生,使用軟毛牙刷和牙線清潔種植體周圍。避免用種植牙咬過硬食物,戒煙限酒有助于長期成功率。定期進行專業(yè)檢查和潔治,早期發(fā)現(xiàn)并處理種植體周圍炎等問題。多數種植體可使用10年以上,維護得當可達20-30年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