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佝僂病的癥狀
佝僂病是由于缺乏維生素D導致的,需要父母盡快的去醫(yī)院幫助兒童做進一步的檢查,患上佝僂病后會有精神不佳,急躁不安,睡覺前容易發(fā)脾氣等一些癥狀。3—6個月時,患兒會出現顱骨變薄、前囟邊緣軟的情況。1歲左右的兒童,患兒的胸骨和附近的軟骨會呈現“雞胸樣”,大于1歲的兒童,患兒可能會出現前囟門過大而且閉合延遲等情況。
佝僂病是一種嚴重影響兒童美觀的疾病,當出現這種疾病的時候,兒童的發(fā)育就會受到影響,為了能夠更好的治愈這種疾病,就要發(fā)現該病的一些相關癥狀后,然后及時的做出治療,那么就來說說,兒童佝僂病的癥狀。
佝僂病的癥狀
佝僂病常見于嬰幼兒,尤其是處于3~18個月的寶寶。初期表現多以精神癥狀為主,主要表現為急躁不安、睡眠淺、容易發(fā)脾氣、多汗引起的枕禿現象。如果不進行有效治療,可能會導致患兒出現骨骼變形,甚至畸形。
1歲以內的嬰兒
最初,3—6個月時,患兒會出現顱骨變薄、前囟邊緣軟的情況。在患兒額骨以及頂骨中部的位置會出現逐漸變厚的現象,如果用手摸,在骨縫周圍會有“乒乓球”似的觸覺。待寶寶7、8個月大時,頭圍增長較為正常,頭呈“方顱”狀。在胸廓肋骨和肋軟骨交界的地方,骨骼呈圓形串珠突起狀,一般被稱為“肋串珠”,甚至會出現胸骨前突和肋緣外翻情況;如果是癥狀嚴重的寶寶,其手腕以及足踝等部位會呈現鈍圓形環(huán)狀隆起狀。
1歲左右的兒童
患兒的胸骨和附近的軟骨會呈現“雞胸樣”,更為嚴重時,在患兒的胸廓下沿處會形成水平凹陷,通常稱之為肋膈溝或郝氏溝。
大于1歲的兒童
患兒可能會出現前囟門過大而且閉合延遲等情況。在行走的時候,寶寶的兩腿會偏向內側或者外側彎曲,呈現“O”形或者“X”形。同時孩子也可能出現長牙時間推遲,容易形成蛀牙等情況。
相關推薦






為你推薦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科普文章
短視頻
特色醫(yī)院
熱門問題
專家答疑
生活問答
- 1 什么是小兒佝僂病呢?
- 2 什么是小兒佝僂???
- 3 小兒佝僂病可治愈嗎
- 4 小兒佝僂病能自愈嗎
- 5 小兒佝僂病是什么引起的?
- 6 小兒佝僂病的癥狀
- 7 小兒佝僂病可以自愈嗎
- 8 小兒佝僂病的病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