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流產的注意事項

藥物流產需嚴格遵醫(yī)囑并關注出血量、腹痛程度及妊娠組織排出情況。藥物流產的注意事項主要有按時服藥、觀察出血情況、禁止性生活、避免劇烈運動、定期復查。
米非司酮片與米索前列醇片需按醫(yī)生規(guī)定的時間間隔服用,不可自行增減劑量或更改用藥順序。米非司酮片通過拮抗孕激素使胚胎停止發(fā)育,米索前列醇片促使子宮收縮排出妊娠組織。服藥前后兩小時需空腹,避免食物影響藥物吸收。若服藥后出現(xiàn)嚴重嘔吐或腹瀉,需立即聯(lián)系醫(yī)生評估是否需要補服藥物。
藥物流產后陰道出血可能持續(xù)1-3周,出血量應逐漸減少。若出血量超過月經量或持續(xù)3小時以上每小時浸透一片衛(wèi)生巾,可能提示不全流產或大出血,需緊急就醫(yī)。排出妊娠組織時可能伴隨血塊或灰白色絨毛狀物,建議保留排出物供醫(yī)生確認是否完整。異常發(fā)熱或惡臭分泌物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時使用頭孢克肟膠囊等抗生素治療。
流產后子宮內膜處于修復期,宮頸口開放狀態(tài)可能持續(xù)2周,此時性行為易導致病原體上行感染。建議流產后至少2周內避免性接觸,1個月內禁止盆浴、游泳等可能引起感染的活動。若出現(xiàn)下腹墜痛、異常陰道分泌物等癥狀,可能需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進行抗感染治療。
藥物流產后1周內應臥床休息,避免提重物或進行跑步、跳躍等增加腹壓的運動。劇烈運動可能加重子宮出血或導致脫落的子宮內膜異位種植。日常活動以慢走為宜,可配合暖水袋熱敷下腹部幫助子宮收縮。若出現(xiàn)頭暈乏力等貧血癥狀,可遵醫(yī)囑服用琥珀酸亞鐵片補充鐵劑。
藥物流產后7-10天需進行B超檢查確認宮腔內無殘留組織,血HCG水平應呈下降趨勢。若存在殘留物直徑超過15毫米或HCG持續(xù)升高,可能需行清宮術。流產后首次月經通常4-6周恢復,周期紊亂時可使用黃體酮膠囊調節(jié)。建議流產后3個月采取可靠避孕措施,避免短期內再次妊娠。
藥物流產后應保持會陰清潔,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并勤換衛(wèi)生巾。飲食需增加瘦肉、動物肝臟等富含鐵的食物,搭配維生素C促進鐵吸收。避免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可適量飲用紅糖姜茶溫暖子宮。術后1個月內禁止使用衛(wèi)生棉條,出現(xiàn)持續(xù)腹痛或發(fā)熱需及時返院檢查。建議選擇短效避孕藥等可靠避孕方式,至少間隔6個月再計劃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