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是如何引起的
皮膚科編輯
健康陪伴者
關鍵詞: #痤瘡
皮膚科編輯
健康陪伴者
關鍵詞: #痤瘡
痤瘡可能由皮脂分泌過多、毛囊角化異常、痤瘡丙酸桿菌感染、激素水平變化、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局部外用藥物、口服藥物、光療、化學剝脫、生活方式調整等方式治療。

青春期或內分泌失調時,雄激素水平升高刺激皮脂腺分泌旺盛,過量皮脂堵塞毛囊形成粉刺。治療需使用控油潔面產品,避免高糖高脂飲食,嚴重者可遵醫(yī)囑使用抗雄激素藥物。
毛囊皮脂腺導管角質細胞過度增殖會導致導管狹窄,皮脂排出受阻形成微粉刺??赏庥镁SA酸類藥物調節(jié)角質代謝,配合含果酸、水楊酸的護膚品改善角化。
毛囊內厭氧環(huán)境促進痤瘡丙酸桿菌繁殖,其分解皮脂產生游離脂肪酸引發(fā)炎癥反應。治療需使用過氧苯甲酰、克林霉素等抗菌藥物,中重度感染需聯合口服抗生素。

月經周期、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引起的雌激素與雄激素比例失衡,會加劇皮脂腺分泌。女性患者可考慮短效避孕藥調節(jié)激素,同時監(jiān)測卵巢功能。
家族中有重度痤瘡病史者,其皮脂腺對雄激素敏感性可能遺傳。這類患者需早期干預,頑固性痤瘡可采用異維A酸治療,但需嚴格避孕并監(jiān)測肝功能。

痤瘡患者日常應選擇無油配方的保濕產品,避免過度清潔破壞皮膚屏障;飲食上減少乳制品、高升糖指數食物攝入;保證充足睡眠有助于調節(jié)皮脂分泌;炎性痘痘切忌用手擠壓,可局部冷敷緩解紅腫。建議每2-3個月復診評估治療效果,頑固性痤瘡需進行內分泌檢查排除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