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理氣和胃的中成藥有哪些

關鍵詞: #中成藥
關鍵詞: #中成藥
疏肝理氣和胃的中成藥常見有柴胡疏肝散、逍遙丸、舒肝和胃丸、氣滯胃痛顆粒、越鞠保和丸等,適用于肝氣郁結引起的胃脘脹痛、噯氣反酸等癥狀。
由柴胡、香附、陳皮等組成,主治肝氣郁滯導致的胸脅脹滿。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香附理氣止痛,陳皮健脾和胃。臨床多用于情緒波動引發(fā)的胃部不適,需飯前溫水送服,每日2-3次。孕婦及陰虛火旺者慎用,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
含當歸、白芍、白術等藥材,針對肝郁脾虛型消化不良。當歸養(yǎng)血柔肝,白芍緩急止痛,白術健脾消食。適用于長期壓力大伴隨食欲不振的人群,建議早晚各服8丸。服用期間需保持情緒平穩(wěn),避免與寒涼食物同食。
主要成分為木香、砂仁、枳殼,擅長調理肝胃氣滯。木香行氣止痛,砂仁化濕開胃,枳殼破氣消積。對飯后腹脹、打嗝頻繁效果顯著,每次6克用姜湯送服更佳。胃潰瘍急性發(fā)作期禁用,連續(xù)使用不超過兩周。
以延胡索、川楝子為核心成分,專治肝郁化火型胃痛。延胡索活血行氣,川楝子清熱疏肝。適合燒心伴口苦癥狀,沖服時加少量蜂蜜可增強藥效。糖尿病患者應選擇無糖劑型,服藥后出現腹瀉需減量。
組合蒼術、神曲、梔子等六味藥材,解決氣郁食積問題。蒼術燥濕健脾,神曲消食導滯,梔子清熱除煩。針對情緒焦慮引發(fā)的暴飲暴食后胃脹,建議咀嚼后溫水送服。服藥期間配合腹部按摩可加速見效。
日常調理需注意飲食規(guī)律,推薦食用金橘、山藥、小米等健脾食物,避免過量咖啡和酒精攝入。練習八段錦調理脾胃須單舉式或太極拳云手動作,每日晨起順時針按摩中脘穴3分鐘。肝郁嚴重者可配合玫瑰花、佛手片代茶飲,胃部持續(xù)隱痛或嘔血需立即就醫(yī)排查器質性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