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和鼻咽癌有什么區(qū)別

鼻息肉和鼻咽癌在病因、癥狀及治療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竇黏膜的良性增生,通常表現為鼻塞、流涕、嗅覺減退;鼻咽癌是發(fā)生于鼻咽部的惡性腫瘤,常見癥狀包括鼻出血、耳鳴、頸部淋巴結腫大。兩者可通過鼻內鏡檢查、病理活檢明確區(qū)分。
鼻息肉多與慢性炎癥、過敏反應相關,長期鼻炎或哮喘患者易發(fā);鼻咽癌主要與EB病毒感染、遺傳因素及腌制食品攝入過量有關。鼻息肉屬于黏膜水腫性病變,鼻咽癌則是上皮細胞惡性增殖。
鼻息肉以雙側鼻塞、清水樣涕、嗅覺障礙為主,偶伴頭痛;鼻咽癌早期可能僅單側鼻塞,中晚期出現血性鼻涕、耳悶脹感、復視及頸部無痛性腫塊。鼻息肉癥狀進展緩慢,鼻咽癌癥狀呈進行性加重。
鼻息肉通過前鼻鏡可見灰白色半透明腫物,CT顯示黏膜增厚;鼻咽癌需鼻咽鏡觀察黏膜糜爛或菜花樣新生物,增強MRI可評估腫瘤浸潤范圍,EB病毒抗體檢測輔助診斷。
鼻息肉首選鼻用糖皮質激素噴霧,嚴重者行鼻內鏡手術切除;鼻咽癌需放射治療為主,中晚期聯合化療,靶向藥物如尼妥珠單抗可用于EGFR陽性患者。兩者術后均需定期隨訪。
鼻息肉術后五年復發(fā)率約15%,規(guī)范用藥可控制;鼻咽癌Ⅰ期五年生存率超90%,晚期預后較差。鼻息肉極少惡變,鼻咽癌可能轉移至骨、肺等遠處器官。
日常需保持鼻腔清潔,過敏體質者避免接觸花粉塵螨,鼻塞持續(xù)加重應及時就診。鼻咽癌高危人群應戒煙限酒,減少咸魚等腌制食品攝入,EB病毒攜帶者建議每年進行鼻咽部檢查。出現回吸性血涕、頑固性中耳積液等癥狀需立即排查惡性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