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患兒需注意皮膚保濕、避免刺激物、合理用藥和飲食管理。濕疹護理主要涉及保濕護理、環(huán)境控制、藥物干預、過敏排查四個方面。
1、保濕護理:每日多次涂抹無香精保濕霜,尤其沐浴后3分鐘內(nèi)使用,優(yōu)先選擇含神經(jīng)酰胺或凡士林成分的霜劑。
2、環(huán)境控制:家長需保持室溫22-26℃,選擇純棉衣物,避免羊毛等粗糙面料,洗滌時使用無磷無酶洗滌劑。
3、藥物干預:中重度濕疹需遵醫(yī)囑使用0.1%他克莫司軟膏、1%氫化可的松乳膏或0.03%吡美莫司乳膏,避免長期連續(xù)使用強效激素。
4、過敏排查:家長需記錄飲食日記,常見過敏原包括牛奶、雞蛋、小麥,必要時進行血清特異性IgE檢測。
母乳喂養(yǎng)母親應限制高致敏食物,添加輔食遵循單一漸進原則,每周引入1種新食物并觀察3天反應。
皮膚過敏可遵醫(yī)囑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塞米松等藥物。皮膚過敏可能與接觸性皮炎、蕁麻疹、濕疹、特應性皮炎等疾病有關(guān)。
1、氯雷他定氯雷他定為第二代抗組胺藥,適用于緩解過敏性鼻炎及慢性蕁麻疹引起的皮膚瘙癢。該藥通過選擇性阻斷外周H1受體抑制過敏反應,常見劑型包括片劑、糖漿、分散片。
2、西替利嗪西替利嗪作為長效抗組胺劑,對組胺誘導的皮膚反應具有顯著抑制作用,常用于治療季節(jié)性或常年性過敏性鼻炎、蕁麻疹。劑型涵蓋片劑、滴劑、口服溶液。
3、地塞米松地塞米松屬于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適用于嚴重過敏反應如血管性水腫,通過抑制炎癥介質(zhì)釋放減輕癥狀。臨床常用劑型包括注射劑、乳膏、片劑。
4、外用藥物局部過敏可配合使用氫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軟膏等外用制劑,其中非激素類藥膏適合長期使用。嚴重過敏反應需及時就醫(yī)進行系統(tǒng)治療。
過敏期間避免搔抓皮膚,穿著純棉衣物減少摩擦,飲食宜清淡并記錄可疑致敏原。長期反復發(fā)作需進行過敏原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