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風的治療方法主要分為生活干預(yù)、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手術(shù)治療四類。
1、生活干預(yù):避免暴曬,減少皮膚刺激,保持良好心態(tài),均衡飲食有助于病情控制。
2、物理治療: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308nm準分子激光等光療手段可促進色素恢復(fù)。
3、藥物治療:可遵醫(yī)囑使用他克莫司軟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外用免疫調(diào)節(jié)劑,或口服潑尼松等藥物。
4、手術(shù)治療:頑固性白斑可考慮自體表皮移植、黑素細胞移植等手術(shù)方式。
白癜風患者需注意防曬,避免精神緊張,建議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艾滋病通過性接觸、血液傳播、母嬰傳播三種途徑傳染,日常接觸不會傳播。傳染概率主要與傳播方式、病毒載量、防護措施等因素有關(guān)。
1、傳播方式:無保護性行為傳染概率較高,男男性行為風險高于異性性行為;共用針具吸毒傳播效率最高;母嬰傳播概率可通過阻斷措施大幅降低。
2、病毒載量:感染者病毒載量越高傳染性越強,抗病毒治療使病毒載量低于檢測限時基本無傳染性。
3、防護措施:正確使用安全套可使性傳播風險降低八成以上;使用無菌針具、暴露后及時阻斷用藥能有效預(yù)防傳播。
4、暴露程度:黏膜或皮膚破損處接觸大量感染者體液風險較高,完整皮膚接觸感染概率極低。
建議避免高危行為,發(fā)生暴露后72小時內(nèi)使用阻斷藥物,感染者規(guī)范治療可有效控制傳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