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導致外耳道炎用藥后耳朵疼可通過局部清潔護理、調(diào)整用藥方案、控制感染、緩解疼痛等方式治療。外耳道炎通常由繼發(fā)感染、藥物刺激、局部損傷、過敏反應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潔護理使用生理鹽水輕柔沖洗外耳道,避免棉簽或硬物刺激。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時可用防水耳塞防止進水。
2、調(diào)整用藥方案可能與當前使用的滴耳液成分刺激有關,表現(xiàn)為用藥后灼痛加重??勺襻t(yī)囑更換為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或硼酸酒精溶液等刺激性較小的藥物。
3、控制感染若疼痛伴隨膿性分泌物,可能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有關。需聯(lián)合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嚴重時需口服潑尼松片抗炎。
4、緩解疼痛急性疼痛可短期服用對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緩釋膠囊。避免抓撓耳朵,睡眠時患側(cè)朝上減少壓迫。
治療期間禁止游泳或使用耳機,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若72小時內(nèi)疼痛未緩解或出現(xiàn)聽力下降、發(fā)熱等癥狀需及時復診。
流鼻血可能由空氣干燥、外力損傷、過敏性鼻炎、高血壓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局部壓迫、鼻腔保濕、藥物治療等方式緩解。
1、空氣干燥干燥環(huán)境導致鼻黏膜脆弱易破裂,表現(xiàn)為少量鮮紅色出血。建議使用加濕器或生理鹽水噴霧保持鼻腔濕潤。
2、外力損傷挖鼻或擤鼻過度損傷血管,常伴隨疼痛感。需避免機械刺激,出血時按壓鼻翼10分鐘止血。
3、過敏性鼻炎炎癥反應使黏膜充血水腫,可能伴有打噴嚏流涕??勺襻t(yī)囑使用氯雷他定、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孟魯司特鈉等藥物。
4、高血壓血管壓力增高導致毛細血管破裂,多見中老年患者。需監(jiān)測血壓并服用氨氯地平、厄貝沙坦等降壓藥物。
反復流鼻血者應檢查血常規(guī)排除血液病,日常避免辛辣食物刺激,保持室內(nèi)濕度4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