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后出現(xiàn)的血塊通常由局部毛細血管破裂、淤血積聚、拔罐力度過大、凝血功能異常等原因引起,可通過調整拔罐強度、熱敷促進吸收、觀察變化等方式處理。
拔罐負壓導致皮下微小血管破裂,血液滲出形成淤血。無需特殊處理,48小時內冷敷減少出血,72小時后熱敷幫助消散。
負壓吸引使組織液與血液混合滯留,形成暗紅色血塊。可外涂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改善循環(huán),或使用活血化瘀類中成藥如血府逐瘀膠囊。
留罐時間超過15分鐘或負壓過大導致深層血管損傷。應立即停止拔罐,局部消毒后覆蓋無菌敷料,避免感染。
可能與血小板減少癥、血友病等疾病有關,常伴牙齦出血、皮下瘀斑等癥狀。需檢測凝血四項,確診后使用氨甲環(huán)酸等止血藥物。
拔罐后24小時內避免沾水,血塊未消退或伴隨腫脹發(fā)熱需就醫(yī)。日常可補充維生素K豐富食物如菠菜、西藍花促進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