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孕媽可通過孕期藥物阻斷、新生兒免疫接種、分娩方式選擇和哺乳管理等方式阻斷母嬰傳播。阻斷措施主要與病毒載量、肝功能狀態(tài)、免疫接種時機等因素有關(guān)。
妊娠中晚期使用替諾福韋酯或替比夫定進行抗病毒治療,需監(jiān)測肝功能及病毒DNA載量,藥物選擇需結(jié)合腎功能和耐藥情況評估。
新生兒出生12小時內(nèi)需同時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按0-1-6月方案完成全程接種,雙重免疫可使阻斷成功率超過90%。
剖宮產(chǎn)不能降低傳播風險,自然分娩時需避免產(chǎn)程過長,若病毒載量超過一定數(shù)值可考慮擇期剖宮產(chǎn)。
新生兒完成免疫接種后,病毒載量低的母親可母乳喂養(yǎng),乳頭皸裂或出血時應暫停哺乳,避免血液接觸傳播。
建議孕前進行乙肝病毒定量檢測,孕期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分娩后新生兒需按時完成疫苗加強接種,哺乳期間注意乳房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