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發(fā)作期間不建議飲用牛奶。牛奶可能加重腹瀉、腹脹等癥狀,主要與乳糖不耐受、高脂刺激、蛋白過敏、炎癥反應等因素有關。
腸胃炎患者腸道乳糖酶活性降低,未消化的乳糖會加劇腹瀉。建議家長選擇無乳糖配方奶粉或酸奶替代,可遵醫(yī)囑使用蒙脫石散、口服補液鹽、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等藥物。
全脂牛奶的脂肪含量較高,可能刺激受損胃腸黏膜。發(fā)作期可選用低脂舒化奶,配合服用鋁碳酸鎂、復方谷氨酰胺腸溶膠囊、布拉氏酵母菌等黏膜保護劑。
部分患者對牛奶蛋白過敏,可能誘發(fā)嘔吐或皮疹。急性期應暫停乳制品,必要時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組胺藥,或更換深度水解蛋白奶粉。
細菌性腸胃炎飲用牛奶可能促進病原體繁殖。需先進行抗感染治療,如諾氟沙星、頭孢克肟、小檗堿等藥物,待炎癥消退后逐步嘗試少量牛奶。
癥狀緩解后可從低乳糖奶制品開始嘗試,每次飲用不超過100毫升,同時觀察排便情況?;謴推谛璞3智宓嬍?,避免生冷油膩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