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療法可用于本型患者的治療,常選太陽(眉梢與外眥之間向后約1寸的凹陷中)、上關(在耳前,下關直上,當顴弓的上緣凹陷處)、下關(在面部耳前方,當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頰車(
下頜角前上方約一橫指,當咀嚼時咬肌隆起,按之凹陷處)、地倉(在面部口角外側,兩眼平視前方,瞳孔直下垂線與口角水平線相交點)、外關(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合谷(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關節(jié)橫紋,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緣上,屈指當拇指尖盡處為取穴部位)等穴。拔罐方法可分為
艾灸法和閃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