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臂出現鼓包硬塊可能與皮脂腺囊腫、脂肪瘤、淋巴結腫大、腱鞘囊腫等因素有關,可通過局部熱敷、藥物外敷、穿刺抽吸、手術切除等方式處理。
毛囊堵塞導致皮脂潴留形成囊腫,表現為皮下圓形硬塊伴中央黑頭。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紅霉素軟膏預防感染,若繼發(fā)化膿需手術切開引流。
脂肪組織異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觸診質地柔軟可移動。直徑小于1厘米可觀察,增長較快或壓迫神經時需手術切除,常用術式包括傳統(tǒng)切除術與微創(chuàng)吸脂術。
多由鄰近部位感染引發(fā),表現為黃豆至蠶豆大小硬結伴壓痛。需針對原發(fā)感染使用阿莫西林、頭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結核性淋巴結炎需抗結核治療。
關節(jié)囊或腱鞘退變形成的囊性腫物,多見于腕背側,按壓有彈性感。早期可嘗試穿刺抽吸并注射潑尼松龍,復發(fā)者可手術完整切除囊腫壁。
避免反復摩擦刺激腫塊,觀察是否出現紅腫熱痛或快速增大,兩周無改善或伴隨發(fā)熱需至普外科或皮膚科就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