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宮頸糜爛是宮頸柱狀上皮異位達到宮頸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表現(xiàn),屬于生理性改變而非疾病,可能與激素變化、慢性炎癥刺激、多次分娩損傷、宮頸感染等因素有關(guān)。
青春期或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導致宮頸管柱狀上皮外移,表現(xiàn)為糜爛樣改變,無須治療,定期宮頸篩查即可。
長期陰道炎或?qū)m頸炎刺激可加重糜爛面積,需治療原發(fā)病,如使用保婦康栓、抗宮炎片、克林霉素等藥物控制感染。
多次分娩可能造成宮頸裂傷繼發(fā)糜爛,若合并宮頸機能不全需行宮頸環(huán)扎術(shù),無生育需求者可考慮物理治療。
人乳頭瘤病毒或沙眼衣原體感染可能導致糜爛面持續(xù)不愈,需進行病毒檢測,必要時采用激光或冷凍治療。
建議避免頻繁陰道沖洗,每年進行宮頸TCT和HPV聯(lián)合篩查,出現(xiàn)接觸性出血或異常分泌物增多時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