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經前痛經可通過熱敷調理、藥物緩解、激素治療、手術干預等方式改善。痛經可能由子宮收縮異常、前列腺素分泌過多、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病等原因引起。
下腹部熱敷有助于放松子宮肌肉,緩解痙攣性疼痛。可使用熱水袋或暖宮貼,溫度控制在40-45攝氏度,避免燙傷皮膚。建議每日重復進行2-3次,每次持續(xù)15-20分鐘。
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萘普生、雙氯芬酸鈉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解痙藥如顛茄片、山莨菪堿能減輕平滑肌痙攣。中成藥如元胡止痛片、少腹逐瘀顆粒也有一定效果。
口服避孕藥如炔雌醇環(huán)丙孕酮片、屈螺酮炔雌醇片可調節(jié)激素水平。孕激素類藥物如地屈孕酮、黃體酮膠囊能抑制子宮內膜增生。激素治療需持續(xù)3-6個月經周期。
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或子宮腺肌病引起的頑固性痛經,可考慮腹腔鏡病灶切除術。子宮神經阻斷術能切斷痛覺傳導通路,嚴重病例必要時行子宮切除術。
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經期受涼和劇烈運動,飲食注意補充鐵質和維生素E,必要時可進行盆底肌肉放松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