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伴胃潰瘍患者的用藥需兼顧心臟功能保護與胃腸黏膜修復,常用藥物包括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質子泵抑制劑、胃黏膜保護劑等,具體方案需由心內科與消化科醫(yī)生聯(lián)合制定。
呋塞米等利尿劑可減輕心臟負荷,但需監(jiān)測電解質;培哚普利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能改善心功能,但需警惕低血壓;地高辛適用于伴有房顫的患者,使用期間須定期檢測血藥濃度。
奧美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可抑制胃酸分泌,促進潰瘍愈合;枸櫞酸鉍鉀等胃黏膜保護劑能形成保護膜;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時需加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抗生素進行根除治療。
非甾體抗炎藥可能加重心衰并誘發(fā)胃出血應禁用;部分抗血小板藥物需評估出血風險;含鋁制劑可能影響地高辛吸收,建議間隔2小時服用。
定期復查心電圖、心功能指標及胃鏡檢查;觀察下肢水腫、黑便等不良反應;記錄每日尿量及體重變化,及時調整利尿劑用量。
患者應保持低鹽低脂飲食,少量多餐避免胃部負擔,嚴格遵醫(yī)囑調整藥物劑量,出現(xiàn)心悸加重或嘔血等癥狀時立即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