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耳中耳炎怎么辦
右耳中耳炎可通過保持耳道清潔、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鼓膜穿刺引流、鼓室成形術等方式治療。右耳中耳炎通常由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礙、過敏反應、免疫缺陷等原因引起。
1、保持耳道清潔
保持耳道清潔有助于減少細菌滋生,可用無菌棉簽輕輕擦拭外耳道分泌物,避免用力掏耳導致鼓膜損傷。洗澡時可用耳塞防止污水進入耳道,游泳后及時用吹風機低溫檔吹干耳周水分。若耳道瘙癢或疼痛加重,應立即停止清潔并就醫(yī)。
2、使用抗生素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可局部抑制細菌繁殖,適用于鼓膜完整的患者。滴藥前需將藥液溫熱至體溫,側臥患耳朝上,滴入3-5滴后輕拉耳廓使藥液流入中耳,保持體位5分鐘。用藥期間可能出現(xiàn)耳道灼熱感,若出現(xiàn)皮疹或聽力下降需停藥。
3、口服抗生素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頭孢克洛干混懸劑等適用于化膿性中耳炎伴發(fā)熱患者。細菌培養(yǎng)結果未明確前可經驗性選用覆蓋肺炎鏈球菌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療程通常7-10天。用藥期間需觀察是否出現(xiàn)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兒童患者家長需確保足療程服藥。
4、鼓膜穿刺引流
對于鼓室積膿導致劇烈耳痛或高熱患者,耳鼻喉科醫(yī)生可在局麻下用穿刺針抽出膿液,必要時留置引流管。術后24小時內避免擤鼻或打噴嚏,防止病原體經咽鼓管逆行感染。穿刺后聽力可能短暫下降,多數1-2周內恢復。
5、鼓室成形術
慢性中耳炎反復發(fā)作或鼓膜穿孔未愈者,需手術清除病灶并修復鼓膜。全麻下通過耳內鏡或顯微鏡進行聽骨鏈重建,術后需避免劇烈運動和水浴1個月。人工聽骨植入者需定期復查聽力,防止移植物移位。
日常需避免用力擤鼻或乘坐飛機等氣壓變化大的活動,感冒時及時治療鼻塞以減少咽鼓管壓力。飲食宜清淡,限制乳制品攝入以降低黏液分泌,適當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出現(xiàn)耳悶脹感持續(xù)超過3天或伴隨眩暈癥狀時,應盡早就醫(yī)排除迷路炎等并發(fā)癥。兒童患者家長需注意觀察其抓耳、哭鬧等異常行為,避免延誤治療導致聽力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