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戟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四面戟一般是指中藥大戟,具有瀉水逐飲、消腫散結(jié)等功效,主要用于水腫脹滿、痰飲積聚、癰腫瘡毒等病癥的治療。大戟的主要作用包括利水消腫、攻毒散結(jié)、通利二便等,但需嚴格遵醫(yī)囑使用。
1、利水消腫
大戟性味苦寒,歸肺、脾、腎經(jīng),其峻下逐水作用較強,適用于水濕內(nèi)停導致的胸腹積水、四肢浮腫等癥狀。臨床常與甘遂、芫花配伍治療肝硬化腹水、腎病綜合征等疾病引起的水腫。使用大戟膠囊時需注意中病即止,避免損傷正氣。
2、攻毒散結(jié)
大戟外用可解毒消腫,對于熱毒壅滯所致的癰疽腫毒、瘰疬痰核有消散作用。古代醫(yī)籍記載其可配伍雄黃、白礬等制成膏藥外敷?,F(xiàn)代藥理研究顯示大戟乙醇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3、通利二便
大戟能刺激腸黏膜引起劇烈腹瀉,同時增加腎臟血流量產(chǎn)生利尿效果,這種雙向通利作用適用于大小便不通的急癥。但大戟顆粒使用不當可能導致電解質(zhì)紊亂,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4、逐痰滌飲
對于痰飲停聚胸脅導致的咳喘胸痛,大戟可通過瀉下作用排出體內(nèi)病理產(chǎn)物。常與白芥子、葶藶子組成復方治療滲出性胸膜炎。使用大戟片期間需監(jiān)測心率血壓,防止脫水休克。
5、殺蟲療癬
大戟所含的三萜類成分對疥螨、蛔蟲等寄生蟲有殺滅作用,民間用其煎汁外洗治療疥瘡、頑癬。但皮膚破損處禁用,大戟酊劑可能引起接觸性皮炎。
大戟作為毒性中藥材,必須經(jīng)專業(yè)醫(yī)師辨證使用。常規(guī)用量為1.5-3克入丸散劑,禁止超量長期服用。服藥期間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中毒癥狀應立即停藥就醫(yī)。孕婦、體虛者及對本品過敏者禁用,兒童用藥需嚴格遵循兒科醫(yī)師指導。貯藏時應置于陰涼干燥處,避免兒童誤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