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吐了之后胃難受怎么辦
喝酒吐了之后胃難受可通過補充電解質、食用易消化食物、熱敷腹部、服用胃黏膜保護劑、就醫(yī)治療等方式緩解。這種情況通常由酒精刺激、胃酸反流、胃黏膜損傷、脫水、急性胃炎等原因引起。
1、補充電解質
嘔吐會導致體內(nèi)水分和電解質大量流失,可飲用淡鹽水或口服補液鹽溶液幫助恢復水電解質平衡。避免直接飲用大量白開水,可能加重胃部不適。建議小口少量多次補充,每次50-100毫升為宜。
2、食用易消化食物
選擇米湯、藕粉、饅頭等低脂低纖維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或高糖高脂飲食。少量進食有助于中和胃酸,但需在嘔吐停止2小時后再嘗試。若進食后再次嘔吐,需暫停攝入并就醫(yī)。
3、熱敷腹部
用40℃左右熱水袋敷于上腹部,每次15-20分鐘,可緩解胃痙攣和疼痛。注意避免溫度過高導致燙傷,熱敷期間保持體位舒適。該方法僅適用于無消化道出血的情況。
4、服用胃黏膜保護劑
鋁碳酸鎂片、硫糖鋁混懸凝膠、枸櫞酸鉍鉀顆粒等藥物可在胃黏膜形成保護層。使用前需確認無藥物過敏史,且12小時內(nèi)未服用其他藥物。若伴有嘔血或黑便應立即停用。
5、就醫(yī)治療
出現(xiàn)持續(xù)嘔吐、嘔血、意識模糊等癥狀時,可能提示酒精中毒或消化道出血,需急診處理。醫(yī)生可能進行洗胃、靜脈補液或開具雷貝拉唑鈉腸溶片、注射用奧美拉唑鈉等抑酸藥物。
胃部不適緩解后24小時內(nèi)應保持清淡飲食,避免咖啡因和碳酸飲料,禁止繼續(xù)飲酒。可適量食用蘇打餅干、蒸蘋果等堿性食物中和胃酸。建議記錄嘔吐物性狀和次數(shù),若48小時內(nèi)未改善或出現(xiàn)發(fā)熱、黃疸等癥狀需復查。長期飲酒者應定期進行胃鏡檢查,日常注意控制飲酒量并避免空腹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