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有哪幾個
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高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臟瓣膜病等。心血管疾病通常與遺傳、不良生活習慣、基礎疾病等因素相關,需根據(jù)具體類型采取針對性治療。
1、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主要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狹窄或閉塞引起。典型癥狀為胸痛、胸悶,活動后加重,可能伴隨心悸、氣短。治療需遵醫(yī)囑使用阿托伐他汀鈣片、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等藥物,嚴重者需行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2、高血壓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huán)動脈壓持續(xù)升高為特征的慢性病,可能與鈉鹽攝入過多、肥胖、精神緊張等因素有關。常見癥狀包括頭暈、頭痛、頸項板緊,長期未控制可導致靶器官損害。常用藥物有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纈沙坦膠囊等,同時需限制鈉鹽攝入并控制體重。
3、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指心臟搏動頻率或節(jié)律異常,包括房顫、室性早搏等類型?;颊呖赡艹霈F(xiàn)心悸、乏力、眩暈等癥狀,嚴重時可導致暈厥。治療可選用鹽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爾片等抗心律失常藥物,部分病例需射頻消融術干預。
4、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心臟泵血功能受損的綜合征,多由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進展所致。典型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下肢水腫、乏力,夜間陣發(fā)性呼吸困難較具特征性。常用呋塞米片、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等藥物改善癥狀,需嚴格限制每日液體攝入量。
5、心臟瓣膜病
心臟瓣膜病包括二尖瓣狹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等類型,可能與風濕熱、退行性變有關。癥狀有心悸、氣促、胸痛,聽診可聞及特征性雜音。輕癥可用地高辛片、鹽酸貝那普利片等藥物,嚴重瓣膜病變需行瓣膜修復或置換手術。
心血管疾病患者應保持低鹽低脂飲食,每日食鹽攝入不超過5克,避免腌制食品。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運動時心率控制在220-年齡×60%-70%范圍內(nèi)。戒煙并限制酒精攝入,男性每日飲酒量不超過25克乙醇當量。定期監(jiān)測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遵醫(yī)囑規(guī)范用藥,出現(xiàn)胸痛持續(xù)不緩解、意識障礙等急癥需立即就醫(y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