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濕疹?治療辦法有哪些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主要表現(xiàn)為皮膚紅斑、丘疹、水皰伴瘙癢,治療辦法主要有保濕護理、外用糖皮質激素、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口服抗組胺藥、光療等。
1、保濕護理
濕疹患者皮膚屏障功能受損,需長期使用含神經(jīng)酰胺、尿素或凡士林的保濕霜。建議每日沐浴后3分鐘內涂抹,選擇無香料、低敏配方的潤膚產(chǎn)品。嚴重干燥時可選用封包療法,即厚涂保濕劑后覆蓋保鮮膜增強滲透。家長需注意兒童濕疹患者避免過度清潔,洗澡水溫控制在32-37攝氏度。
2、外用糖皮質激素
氫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等可緩解急性期炎癥。弱效激素適用于面部和嬰幼兒,中強效用于軀干四肢肥厚皮損。連續(xù)使用不超過2-4周,癥狀控制后改為間歇維持治療。需警惕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等不良反應。
3、鈣調磷酸酶抑制劑
他克莫司軟膏、吡美莫司乳膏適用于面部、眼瞼等敏感部位及長期維持治療。該類藥物不引起皮膚萎縮,但初期使用可能出現(xiàn)灼熱感。建議避光使用,配合防曬措施。2歲以下兒童慎用,妊娠期禁用。
4、口服抗組胺藥
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等第二代抗組胺藥可緩解瘙癢癥狀。夜間瘙癢嚴重者可聯(lián)合使用第一代抗組胺藥如酮替芬片。需注意部分藥物可能引起嗜睡,駕駛員及高空作業(yè)者應謹慎選擇。
5、光療
窄譜中波紫外線療法適用于頑固性濕疹,每周2-3次,累計20-30次為療程。治療期間需佩戴護目鏡,監(jiān)測皮膚干燥和光敏反應。禁忌證包括光敏性疾病、皮膚腫瘤病史等。兒童患者需嚴格評估獲益風險比。
濕疹患者應穿著純棉透氣衣物,避免搔抓和過度洗燙。飲食上注意記錄可疑致敏食物,如牛奶、雞蛋、堅果等。環(huán)境保持濕度40-60%,定期清洗床品。合并感染時需及時使用抗生素,心理壓力可能加重病情,建議通過冥想、音樂療法緩解焦慮。癥狀持續(xù)不緩解或出現(xiàn)滲液、膿皰時應及時復診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