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勞損做什么檢查能檢查出來
腰肌勞損可通過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等方式診斷,主要有X線檢查、磁共振成像、CT檢查、肌電圖檢查、超聲檢查等。
1、X線檢查
X線檢查能排除腰椎骨質病變,如骨折、骨腫瘤等。腰肌勞損患者X線片通常無異常表現,但可輔助鑒別其他腰椎疾病。檢查時需去除金屬物品,避免影響成像質量。孕婦應提前告知醫(yī)生,避免X線輻射影響胎兒。
2、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能清晰顯示腰部肌肉、韌帶等軟組織損傷情況。對于反復發(fā)作的腰肌勞損,磁共振成像可評估肌肉水腫、纖維化程度。檢查前需去除所有金屬物品,體內有金屬植入物者需提前告知醫(yī)生。磁共振成像無輻射,但檢查時間較長。
3、CT檢查
CT檢查可觀察腰椎骨性結構及周圍軟組織,對腰肌勞損的診斷價值有限,主要用于排除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等疾病。多層螺旋CT能進行三維重建,更清晰顯示解剖結構。檢查過程中需保持靜止,避免運動偽影。
4、肌電圖檢查
肌電圖檢查通過記錄肌肉電活動,判斷腰肌是否存在神經源性損害。腰肌勞損患者肌電圖通常正常,但可鑒別神經根受壓導致的腰痛。檢查時將電極針插入肌肉,可能有輕微不適感。凝血功能障礙者需謹慎選擇該檢查。
5、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能實時觀察腰部肌肉形態(tài)和血流情況,對腰肌勞損的診斷有一定幫助。高頻超聲可顯示肌肉纖維斷裂、血腫等改變。檢查無創(chuàng)無輻射,可重復進行。檢查前需在皮膚涂抹耦合劑,保持檢查部位清潔干燥。
腰肌勞損患者日常應避免久坐久站,注意保持正確姿勢。急性期可局部熱敷緩解疼痛,慢性期可進行腰部肌肉鍛煉增強穩(wěn)定性。建議選擇硬板床休息,避免睡過軟床墊。工作時可佩戴護腰提供支撐,但不宜長期依賴。飲食上可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幫助肌肉修復。若疼痛持續(xù)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復查明確是否存在其他腰椎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