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脂溢性皮炎要怎么治療
面部脂溢性皮炎可通過局部清潔、外用藥物、口服藥物、光療、生活方式調整等方式治療。面部脂溢性皮炎通常由馬拉色菌過度繁殖、皮脂分泌異常、免疫功能紊亂、皮膚屏障受損、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潔
使用溫和的弱酸性潔面產品清潔面部,避免使用含皂基或強效去脂力的清潔劑。水溫控制在32-35攝氏度,每日清潔1-2次為宜。清潔后可選用含有神經(jīng)酰胺、透明質酸等成分的保濕霜修復皮膚屏障。過度清潔可能加重皮損,需注意適度。
2、外用藥物
可遵醫(yī)囑使用酮康唑乳膏抑制馬拉色菌繁殖,或使用氫化可的松乳膏控制炎癥反應。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軟膏適用于反復發(fā)作的病例。使用外用藥時需避開眼周,薄層涂抹于患處。癥狀緩解后應逐漸減量,避免突然停藥。
3、口服藥物
嚴重者可短期口服伊曲康唑膠囊抗真菌,或鹽酸多西環(huán)素片抗炎。瘙癢明顯時可配合氯雷他定片抗組胺治療??诜幬镄鑷栏褡襻t(yī)囑,注意監(jiān)測肝功能等指標。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用藥需特別謹慎。
4、光療
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對頑固性病例有效,一般需要10-15次治療。光療可抑制皮脂腺活性并調節(jié)局部免疫反應。治療期間需做好眼部防護,避免日曬后出現(xiàn)色素沉著。光敏性皮膚病患者不宜采用此療法。
5、生活方式調整
避免熬夜及精神緊張,保證充足睡眠。減少高糖高脂飲食攝入,適當補充B族維生素。冬季注意保濕防曬,夏季避免汗液長時間刺激。不要用手搔抓患處,男性患者剃須時需注意避免刺激皮損區(qū)域。
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日常應選擇無酒精、無香料的護膚品,潔面后及時使用保濕產品。避免頻繁更換化妝品,新護膚品需先在耳后測試。飲食上可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三文魚、亞麻籽等食物,限制乳制品及辛辣刺激食物攝入。保持規(guī)律作息,適度運動有助于調節(jié)免疫功能。若皮損持續(xù)加重或合并感染,應及時到皮膚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