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月寶寶得中耳炎有什么癥狀
四個月寶寶得中耳炎可能出現哭鬧不安、抓撓耳朵、發(fā)熱、拒奶、耳道分泌物增多等癥狀。中耳炎通常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可能與感冒、嗆奶、咽鼓管發(fā)育不全等因素有關。
1、哭鬧不安
中耳炎會導致耳部疼痛或壓迫感,嬰幼兒無法表達不適,常表現為持續(xù)哭鬧或夜間驚醒。疼痛可能在平躺或喂奶時加重,因體位變化導致中耳壓力改變。家長可嘗試豎抱緩解耳部充血,但需避免強行按壓耳朵。
2、抓撓耳朵
寶寶可能頻繁用手抓撓患側耳朵或搖頭蹭肩,這是對耳部異感的本能反應。需注意修剪指甲防止抓傷,若耳周皮膚出現紅腫或抓痕,可能提示合并外耳道感染。此行為需與出牙期牙齦不適導致的蹭臉動作區(qū)分。
3、發(fā)熱
急性中耳炎常伴隨38℃以上發(fā)熱,因病原體感染引發(fā)炎癥反應。嬰幼兒體溫調節(jié)功能不完善,可能出現高熱驚厥。家長應每4小時監(jiān)測體溫,采用物理降溫時避開耳部區(qū)域。持續(xù)發(fā)熱超過24小時需警惕化膿性中耳炎。
4、拒奶
吸吮動作會改變中耳壓力加劇疼痛,表現為吃奶時突然啼哭拒食??蓢L試少量多次喂養(yǎng),用勺喂替代奶瓶。合并鼻塞時會加重進食困難,喂奶前可先用生理鹽水滴鼻清潔鼻腔。
5、耳道分泌物
化膿性中耳炎可見黃色或帶血絲的液體從耳道滲出,干燥后形成痂皮。切忌用棉簽深入清理,可用溫水濕潤的紗布輕拭外耳道。若分泌物有異味或持續(xù)增多,提示鼓膜可能已穿孔。
家長發(fā)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帶寶寶就診耳鼻喉科,避免自行使用滴耳液。哺乳時保持頭高位減少嗆奶風險,感冒期間加強鼻腔護理。恢復期保持耳部干燥,洗澡時可用防水貼保護患耳。注意觀察寶寶聽力反應,如對聲音刺激反應遲鈍需復查。日常避免躺著喂奶,喂奶后豎抱拍嗝有助于預防中耳炎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