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垂體功能減退癥最常見的原因
腺垂體功能減退癥最常見的原因主要有垂體腫瘤、產后大出血、顱腦外傷、垂體手術或放療、感染或炎癥等。該疾病可導致多種激素分泌不足,需通過激素替代治療和病因治療進行干預。
1、垂體腫瘤
垂體腺瘤是導致腺垂體功能減退的主要病因,尤其是無功能性垂體腺瘤和泌乳素瘤。腫瘤增大壓迫正常垂體組織會導致促甲狀腺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分泌減少?;颊呖赡艹霈F(xiàn)乏力、怕冷、低血壓等癥狀。臨床常用溴隱亭片抑制泌乳素瘤生長,對大型腫瘤需行經鼻蝶竇垂體瘤切除術。
2、產后大出血
希恩綜合征由分娩時大出血引起垂體缺血性壞死所致,是我國女性患者常見病因。垂體前葉對缺氧敏感,壞死區(qū)域可涉及促性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等多個細胞系。典型表現(xiàn)為產后無乳、閉經、陰毛脫落。治療需長期補充左甲狀腺素鈉片、氫化可的松片等激素。
3、顱腦外傷
嚴重顱腦損傷可能造成垂體柄斷裂或垂體門脈系統(tǒng)破壞,影響下丘腦激素對垂體的調控。常見于車禍、高處墜落等事故后,患者可能出現(xiàn)多尿、消瘦等尿崩癥表現(xiàn)。需通過垂體MRI評估損傷程度,并使用醋酸去氨加壓素片控制尿崩癥狀。
4、垂體手術或放療
垂體區(qū)域手術或頭部放療可能直接損傷垂體組織,如經蝶竇垂體瘤切除術后約15%患者出現(xiàn)激素缺乏。放射性損傷具有遲發(fā)性,可能在治療后數(shù)年才顯現(xiàn)。需定期監(jiān)測生長激素、促甲狀腺激素等水平,及時補充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等制劑。
5、感染或炎癥
結核性腦膜炎、淋巴細胞性垂體炎等疾病可引起垂體組織破壞。自身免疫性垂體炎多見于孕婦,表現(xiàn)為頭痛、視力下降伴激素缺乏。治療需針對原發(fā)病使用抗結核藥或糖皮質激素,同時配合潑尼松龍片等免疫抑制劑。
腺垂體功能減退癥患者需終身隨訪激素水平,根據(jù)檢測結果調整用藥劑量。日常應注意預防感染,避免劇烈運動誘發(fā)腎上腺危象。飲食需保證充足熱量和蛋白質攝入,適量補充含碘食物。出現(xiàn)發(fā)熱、腹瀉等應激情況時應及時增加激素用量,必要時立即就醫(yī)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