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傳播疾病應該怎么預防
性傳播疾病可通過正確使用安全套、固定性伴侶、定期篩查、避免共用注射器、接種疫苗等方式預防。性傳播疾病通常由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體通過性接觸傳播引起。
1、正確使用安全套
乳膠或聚氨酯安全套能有效阻隔精液、陰道分泌物中的病原體,降低艾滋病、淋病、衣原體感染等疾病傳播概率。需全程規(guī)范使用,避免破裂或滑脫。水基潤滑劑可配合使用,油基潤滑劑可能損壞安全套材質。
2、固定性伴侶
減少性伴侶數(shù)量可顯著降低暴露風險。與未經(jīng)感染檢測的伴侶發(fā)生關系時,建議雙方提前進行梅毒、HIV等篩查。開放性關系需明確所有參與者的健康狀況。
3、定期篩查
無癥狀感染者可能成為傳染源,建議性活躍人群每年進行至少1次HIV、梅毒、淋病、衣原體檢測。孕婦需在孕早期完成相關篩查以防止母嬰傳播。
4、避免共用注射器
血液傳播是HIV、乙肝等疾病的重要途徑。靜脈吸毒者應使用一次性針具,醫(yī)療場景需嚴格消毒器械。紋身、穿孔等操作需選擇正規(guī)機構。
5、接種疫苗
HPV疫苗可預防致癌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建議26歲以下人群接種。乙肝疫苗需完成三針程序,抗體不足者需加強免疫。目前尚無艾滋病疫苗。
日常需保持會陰清潔,性行為后及時排尿沖洗可能減少尿道感染風險。避免酗酒或藥物濫用導致的危險性行為。若發(fā)生高危暴露,72小時內(nèi)可考慮使用艾滋病阻斷藥物。出現(xiàn)生殖器潰瘍、異常分泌物等癥狀時須立即就醫(yī),性伴侶需同步檢查和治療。醫(yī)療機構提供匿名檢測服務,消除病恥感有助于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