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性肺炎與大葉性肺炎的區(qū)別
小葉性肺炎與大葉性肺炎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病變范圍、病原體類型及影像學表現。小葉性肺炎多為支氣管肺炎,病變累及細支氣管及周圍肺泡,常見病原體為細菌或病毒;大葉性肺炎則累及整個肺葉,主要由肺炎鏈球菌引起,影像學可見肺葉實變。
小葉性肺炎多見于嬰幼兒或免疫力低下人群,起病較緩,癥狀以咳嗽、咳痰為主,肺部聽診可聞及濕啰音,胸片顯示斑片狀陰影。大葉性肺炎多見于青壯年,起病急驟,表現為高熱、寒戰(zhàn)、胸痛及鐵銹色痰,查體可見肺實變體征,胸片顯示均勻致密的大葉性陰影。
小葉性肺炎病理改變?yōu)榛撔匝装Y,肺泡內充滿炎性滲出物,但肺泡結構保留;大葉性肺炎典型病理分期包括充血水腫期、紅色肝樣變期、灰色肝樣變期和溶解消散期,整個肺葉發(fā)生滲出性炎癥。治療上兩者均需抗生素治療,但大葉性肺炎更強調早期足量使用青霉素類,小葉性肺炎則需根據病原學結果調整用藥。
預防方面需注意增強體質,避免受涼,接種肺炎疫苗可降低大葉性肺炎發(fā)生概率。出現持續(xù)發(fā)熱、呼吸困難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yī),完善血常規(guī)、C反應蛋白及胸部影像學檢查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