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積水需要做什么檢查
腎積水通常需要做尿常規(guī)、泌尿系統(tǒng)超聲、靜脈尿路造影、CT尿路成像、放射性核素腎圖等檢查。腎積水可能與尿路梗阻、泌尿系統(tǒng)結石、腫瘤等因素有關,建議及時就醫(yī)明確病因。
1、尿常規(guī)
尿常規(guī)是腎積水的基礎檢查項目,通過檢測尿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蛋白質等指標,有助于判斷是否存在泌尿系統(tǒng)感染或出血。尿常規(guī)檢查操作簡便,無需特殊準備,但需留取清潔中段尿以提高準確性。若尿常規(guī)顯示白細胞升高,可能提示合并尿路感染。
2、泌尿系統(tǒng)超聲
泌尿系統(tǒng)超聲能直觀顯示腎臟形態(tài)、集合系統(tǒng)擴張程度及輸尿管走行情況,是診斷腎積水的首選影像學檢查。超聲檢查無輻射、可重復進行,能初步判斷梗阻部位。對于孕婦和兒童等特殊人群尤為適用,但檢查結果可能受腸氣干擾。
3、靜脈尿路造影
靜脈尿路造影通過靜脈注射造影劑后拍攝X光片,可動態(tài)觀察腎臟排泄功能和尿路通暢情況。該檢查能明確梗阻部位及程度,但對碘造影劑過敏者禁用。檢查前需空腹并清潔腸道,腎功能不全者需謹慎選擇。
4、CT尿路成像
CT尿路成像能三維重建泌尿系統(tǒng)結構,清晰顯示結石、腫瘤等梗阻原因及其與周圍組織的關系。檢查具有高分辨率優(yōu)勢,尤其適用于復雜病例的術前評估。但CT檢查存在輻射暴露,孕婦應避免,檢查前需去除金屬物品。
5、放射性核素腎圖
放射性核素腎圖通過追蹤放射性藥物在腎臟的攝取和排泄過程,定量評估分腎功能和尿路通暢性。該檢查對腎功能判斷更敏感,可用于手術方案制定和術后隨訪。檢查需靜脈注射示蹤劑,哺乳期婦女應暫停哺乳。
確診腎積水后應限制高鹽飲食,每日飲水量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避免憋尿和劇烈運動。合并感染時需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定期復查腎功能和超聲監(jiān)測積水變化。若出現(xiàn)腰痛加劇、發(fā)熱等癥狀需立即就醫(yī),重度積水患者可能需手術解除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