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乳頭溢液
乳頭溢液可通過觀察調整、藥物治療、乳腺導管造影、乳腺導管內窺鏡檢查、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乳頭溢液可能與乳腺導管擴張、高泌乳素血癥、乳腺增生、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癌等因素有關。
1、觀察調整
生理性乳頭溢液多見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通常表現為雙側乳房的少量乳汁樣分泌物。這種情況無須特殊治療,建議穿著寬松內衣避免摩擦,定期用溫水清潔乳頭,減少咖啡因攝入。若溢液持續(xù)超過3個月或伴隨乳房腫塊,需就醫(yī)排查病理性因素。
2、藥物治療
高泌乳素血癥引起的溢液可遵醫(yī)囑使用甲磺酸溴隱亭片抑制泌乳素分泌,乳腺增生患者可選用乳癖消片調節(jié)內分泌。細菌性乳腺炎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抗感染。藥物治療期間需每月復查激素水平,禁止自行調整藥量。
3、乳腺導管造影
針對單側單孔血性溢液,需通過造影明確導管內病變位置。檢查時將造影劑注入溢液導管,通過X光成像判斷是否存在導管內乳頭狀瘤等占位性病變。該檢查可能引起短暫脹痛,檢查后24小時內禁止擠壓乳房。
4、乳腺導管內窺鏡檢查
適用于造影發(fā)現可疑病灶的患者,采用直徑0.9毫米的內窺鏡直接觀察導管內壁情況,可同步進行活檢。檢查前需局部麻醉,術后可能有少量血性分泌物,需加壓包扎48小時預防血腫形成。
5、手術治療
確診為導管內乳頭狀瘤或早期乳腺癌時,需行乳腺區(qū)段切除術或全乳切除術。手術方式根據腫瘤性質選擇,良性腫瘤可保留乳房外觀,惡性腫瘤需聯合淋巴結清掃。術后需定期復查乳腺超聲和腫瘤標志物。
日常應每月進行乳房自檢,注意觀察溢液顏色與量的變化,避免穿戴過緊胸衣。飲食上減少高脂肪食物攝入,適量補充維生素E和亞麻籽。40歲以上女性建議每年做乳腺鉬靶檢查,有乳腺癌家族史者需提前至35歲開始篩查。出現血性溢液、乳房皮膚橘皮樣改變等異常表現時須立即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