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耳朵葉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羊耳朵葉一般是指中藥羊耳菊的葉片,具有祛風散寒、活血止痛、解毒消腫等功效,常用于風寒感冒、跌打損傷、瘡癰腫毒等病癥的輔助治療。
1、祛風散寒
羊耳朵葉性溫味辛,能發(fā)散風寒,緩解因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咳嗽等癥狀。可與生姜、紫蘇等配伍煎服,幫助驅散體內寒邪。風寒感冒初期出現(xiàn)惡寒無汗時使用效果較好。
2、活血止痛
羊耳朵葉含有揮發(fā)油和黃酮類成分,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瘀血腫脹。對于輕度跌打損傷導致的局部青紫疼痛,可搗碎外敷或配合紅花油揉擦患處。關節(jié)酸痛者可用其煎湯熏洗。
3、解毒消腫
羊耳朵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皮膚出現(xiàn)癤腫或蟲咬皮炎時,取新鮮葉片搗爛敷于患處,有助于消炎退腫。配合野菊花、蒲公英等清熱解毒藥效果更佳。
4、止咳化痰
羊耳朵葉中的揮發(fā)油成分能稀釋呼吸道黏液,改善痰黏難咳的情況。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出現(xiàn)白痰量多時,可與枇杷葉、桔梗等同用,但需注意陰虛燥咳者不宜使用。
5、驅蟲止癢
羊耳朵葉煎水外洗對疥螨引起的皮膚瘙癢有一定緩解作用。民間常用其配合苦參、百部煎湯擦洗患處,治療濕疹或體癬等皮膚病。內服時對蛔蟲病也有輔助驅蟲效果。
使用羊耳朵葉需注意孕婦慎用,陰虛火旺者忌服。新鮮葉片外敷可能引起皮膚過敏,建議先小范圍試用。治療疾病時應遵醫(yī)囑配伍使用,不可替代正規(guī)藥物治療。日??刹杉迈r葉片陰干備用,儲存時需防潮防蛀,藥效會隨存放時間延長而減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