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的前兆及搶救
心肌梗塞的前兆主要有胸痛、呼吸困難、惡心嘔吐、冷汗、乏力等癥狀,搶救措施包括立即撥打急救電話、保持患者安靜、給予硝酸甘油、進行心肺復蘇等。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心肌缺血壞死,需要及時就醫(yī)治療。
心肌梗塞的前兆癥狀中,胸痛是最常見的表現(xiàn),通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區(qū),呈壓榨性或緊縮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下頜或背部。疼痛持續(xù)時間較長,一般超過15分鐘,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呼吸困難也是心肌梗塞的常見前兆,患者可能感到氣短、呼吸急促,尤其是在活動后或平臥時加重。惡心嘔吐可能與心肌缺血刺激迷走神經(jīng)有關(guān),患者可能出現(xiàn)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適等癥狀。冷汗是由于交感神經(jīng)興奮導致皮膚血管收縮,患者可能出現(xiàn)面色蒼白、皮膚濕冷等表現(xiàn)。乏力是由于心肌供血不足導致全身缺氧,患者可能感到極度疲勞、無力活動。
心肌梗塞的搶救措施中,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是最關(guān)鍵的步驟,可以確?;颊弑M快得到專業(yè)醫(yī)療救助。保持患者安靜是為了減少心肌耗氧量,可以讓患者平臥或半臥位,避免劇烈活動。給予硝酸甘油可以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但需注意血壓下降的風險。進行心肺復蘇是針對心臟驟?;颊叩募本却胧ㄐ赝獍磯汉腿斯ず粑?,可以維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其他搶救措施還包括吸氧、建立靜脈通道、監(jiān)測生命體征等,需要在專業(yè)醫(yī)療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心肌梗塞患者在日常護理中需要注意控制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定期監(jiān)測血壓、血糖、血脂水平。飲食上應低鹽、低脂、低糖,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優(yōu)質(zhì)蛋白,避免油炸、腌制、高膽固醇食物。適量運動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可以選擇散步、游泳、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避免劇烈運動。戒煙限酒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避免被動吸煙。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避免過度緊張、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可以通過冥想、深呼吸、與親友交流等方式緩解壓力。定期復查心電圖、心臟超聲等檢查,遵醫(yī)囑服用抗血小板、降脂、降壓等藥物,不可擅自停藥或調(diào)整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