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周炎治療方法有哪些
慢性牙周炎可通過基礎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主要治療方法有齦上潔治術、齦下刮治術、局部用藥、翻瓣術、引導性組織再生術。
1、基礎治療
齦上潔治術通過超聲波清除牙齦上方牙結石,配合拋光減少菌斑附著。齦下刮治術使用手工器械清理牙齦下方牙石及病變牙骨質,必要時輔助根面平整?;A治療需每3-6個月重復進行,控制菌斑生物膜再生。
2、藥物治療
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可抑制牙齦卟啉單胞菌等厭氧菌,甲硝唑口頰片針對伴放線聚集桿菌感染。西吡氯銨含漱液能減少口腔生物膜形成,聯(lián)合使用可增強療效。藥物需在牙周袋清創(chuàng)后局部放置,避免長期使用導致耐藥性。
3、手術治療
翻瓣術通過翻開牙齦瓣徹底清創(chuàng)根面,適用于深牙周袋伴骨缺損者。引導性組織再生術采用膠原膜隔離牙齦上皮,促進牙周韌帶細胞優(yōu)先附著。手術需在炎癥控制后進行,術后6周內避免機械刺激術區(qū)。
4、輔助治療
激光治療可選擇性滅活牙周袋內病原微生物,減少組織損傷。正畸治療能改善牙齒排列,消除食物嵌塞導致的局部菌斑堆積。輔助治療需配合基礎治療,不能替代機械清創(chuàng)。
5、維護治療
定期復查包含牙周探診深度測量和菌斑控制指導,吸煙患者需戒煙。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縫刷清潔鄰面,沖牙器輔助清理修復體周圍。維護期應持續(xù)終身,防止疾病復發(fā)。
慢性牙周炎患者日常應選用軟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日使用牙線清理鄰面。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攝入,增加維生素C和鈣質補充。治療期間避免過硬過熱食物刺激牙齦,修復缺失牙以恢復咬合功能。出現(xiàn)牙齦出血腫脹需及時復診,不可自行停用維持期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