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菌性肛門直腸炎怎么回事
淋菌性肛門直腸炎可能由淋病奈瑟菌感染、不潔性行為、免疫力低下、肛周皮膚破損、合并其他性傳播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過抗生素治療、局部清潔護理、避免性接觸、增強免疫力、定期復查等方式治療。
1、淋病奈瑟菌感染
淋菌性肛門直腸炎主要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該細菌通過性接觸傳播,可侵犯肛門直腸黏膜。患者可能出現肛門灼熱感、黏液膿性分泌物、排便疼痛等癥狀。治療需遵醫(yī)囑使用注射用頭孢曲松鈉、阿奇霉素片、鹽酸多西環(huán)素片等抗生素。
2、不潔性行為
無保護肛交或與感染者發(fā)生性行為是主要傳播途徑。黏膜接觸帶菌分泌物后,細菌可定植于肛門直腸部位。建議使用安全套并避免高危性行為,確診后應通知性伴侶共同檢查治療。
3、免疫力低下
艾滋病患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等人群易發(fā)生嚴重感染。免疫力下降會導致細菌清除能力減弱,可能引發(fā)直腸膿腫等并發(fā)癥。需加強營養(yǎng)支持,必要時進行免疫調節(jié)治療。
4、肛周皮膚破損
肛裂、痔瘡等局部損傷可破壞黏膜屏障,增加感染風險。表現為肛門紅腫、滲液增多等癥狀。保持肛周清潔干燥,可配合高錳酸鉀坐浴緩解癥狀。
5、合并其他性傳播疾病
常合并衣原體感染,加重黏膜炎癥反應。需進行多重病原體檢測,聯合使用阿奇霉素分散片和左氧氟沙星片等廣譜抗生素。治療期間應禁止性行為直至痊愈。
患者應穿著寬松棉質內褲減少摩擦,每日用溫水清洗肛周2次,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劑。飲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為主,限制辛辣食物攝入。治療期間觀察分泌物變化,完成抗生素全程療程后需復查病原體檢測,性伴侶須同步治療以防重復感染。出現發(fā)熱、劇烈疼痛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