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子宮粘連怎么回事
胎盤子宮粘連可能由子宮內膜損傷、宮腔感染、胎盤植入異常、多次宮腔操作史、子宮發(fā)育異常等原因引起,可通過超聲檢查、磁共振成像、宮腔鏡探查等方式診斷。建議及時就醫(yī),明確病因后遵醫(yī)囑治療。
1、子宮內膜損傷
人工流產、刮宮等宮腔手術可能導致子宮內膜基底層受損,修復過程中形成纖維化粘連?;颊呖赡艹霈F(xiàn)月經量減少、閉經或不孕。治療需通過宮腔鏡粘連分離術,術后配合雌激素促進內膜修復,如戊酸雌二醇片、結合雌激素片等。
2、宮腔感染
產后或流產后感染可能引發(fā)子宮內膜炎,炎性滲出物導致胎盤殘留組織與子宮壁異常黏連。常伴有發(fā)熱、下腹痛及異常陰道分泌物。需進行抗感染治療,如頭孢曲松鈉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鈉注射液,嚴重時需手術清宮。
3、胎盤植入異常
前置胎盤或剖宮產瘢痕處胎盤絨毛異常侵入子宮肌層,分娩后胎盤剝離困難??赡艹霈F(xiàn)產后大出血,需緊急行子宮動脈栓塞術或子宮切除術。高危孕婦產前可通過彩超篩查植入程度。
4、多次宮腔操作史
反復人工流產、宮腔鏡手術等會增加子宮內膜創(chuàng)傷概率。這類患者妊娠后發(fā)生胎盤粘連概率較高,建議孕早期加強超聲監(jiān)測,分娩時備好輸血及急救方案。
5、子宮發(fā)育異常
單角子宮、子宮縱隔等先天畸形易導致胎盤附著面積不足,增加粘連風險。孕前可通過三維超聲評估宮腔形態(tài),必要時行矯形手術改善妊娠環(huán)境。
預防胎盤子宮粘連需避免不必要的宮腔操作,流產后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產后注意觀察惡露排出情況。有高危因素者再次妊娠時應選擇有搶救條件的醫(yī)院分娩,孕期定期進行超聲檢查評估胎盤位置及植入情況。出現(xiàn)異常陰道流血或腹痛需立即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