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兩月寶寶中耳炎怎么辦
一歲兩月寶寶中耳炎可通過保持耳部清潔、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滴耳液、適當抬高頭部、避免嗆奶、及時就醫(yī)等方式治療。中耳炎通常由細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礙、過敏反應、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等原因引起。
1、保持耳部清潔
家長需用干凈棉球輕柔擦拭寶寶外耳道分泌物,避免使用棉簽深入耳道。洗澡時可用防水耳貼防止污水進入,清潔后保持耳部干燥。若分泌物呈膿性或有異味,應及時就醫(yī)處理。
2、抗生素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可用于細菌性中耳炎,需嚴格遵醫(yī)囑使用。滴藥前將藥液溫熱至接近體溫,滴入后輕按耳屏幫助藥液滲透。用藥期間觀察是否出現(xiàn)皮疹等過敏反應。
3、抬高頭部
睡眠時將嬰兒床頭部墊高15-30度,有助于減輕耳部壓力。哺乳時保持寶寶上半身直立,喂奶后豎抱拍嗝20分鐘。避免平躺喂奶導致乳汁逆流至咽鼓管。
4、避免嗆奶
選擇適合月齡的奶嘴孔洞大小,喂奶時保持45度角。少量多次喂養(yǎng),每次奶量不超過150毫升。若寶寶出現(xiàn)嗆咳應立即停止喂食,清理口腔殘留奶液。
5、及時就醫(yī)
當寶寶持續(xù)哭鬧拒食、發(fā)熱超過38.5℃、耳道流膿超過24小時時,需立即就診。化膿性中耳炎可能引發(fā)鼓膜穿孔,需通過耳內(nèi)鏡檢查明確病情程度。
日常需注意保持室內(nèi)濕度在50%-60%,避免二手煙刺激呼吸道。增加母乳或配方奶攝入量以補充體液,輔食可添加南瓜泥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觀察寶寶是否頻繁抓耳、搖頭,這些可能是耳部不適的表現(xiàn)。急性期應暫停游泳等可能進水的活動,恢復期可適當曬太陽增強免疫力。若反復發(fā)作超過3次/年,建議耳鼻喉科評估是否存在腺樣體肥大等潛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