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沙草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烏沙草一般是指烏蘞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利尿通淋等功效,可用于治療咽喉腫痛、跌打損傷、熱淋澀痛等癥狀。烏蘞莓主要含有黃酮類、有機酸等成分,其功效與作用主要有緩解炎癥、促進傷口愈合、改善泌尿系統(tǒng)感染、輔助降血壓、抗氧化等。
1、緩解炎癥
烏蘞莓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抗炎作用,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局部紅腫熱痛。對于咽喉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咽喉腫痛,可配伍其他清熱解毒藥材煎服。皮膚癤腫或輕度燙傷時,也可搗碎鮮品外敷患處。
2、促進傷口愈合
該植物提取物能刺激成纖維細胞增殖,加速膠原蛋白沉積。民間常用新鮮烏蘞莓葉片搗爛外敷,治療刀傷、擦傷等淺表創(chuàng)傷。對于跌打損傷導致的淤血腫痛,可配合紅花、當歸等活血藥材制成外用藥酒。
3、改善泌尿系統(tǒng)感染
其利尿作用有助于沖刷尿道細菌,對膀胱炎、尿道炎引起的尿頻尿急癥狀有一定緩解效果。常與車前草、金錢草等配伍使用,增強清熱通淋功效。但嚴重腎盂腎炎或血尿患者需及時就醫(yī)。
4、輔助降血壓
烏蘞莓中的某些活性成分可能通過擴張外周血管產(chǎn)生降壓作用,適合早期高血壓患者作為輔助調(diào)理。可將干燥全草與決明子、菊花一同代茶飲,但需避免與降壓藥同服,防止血壓過低。
5、抗氧化
含有的多酚類物質(zhì)能清除自由基,減輕氧化應激對細胞的損傷。日常適量飲用烏蘞莓茶,有助于延緩皮膚衰老,但脾胃虛寒者不宜長期服用。其抗氧化特性在抗腫瘤方面的應用仍需更多研究驗證。
使用烏蘞莓時建議咨詢中醫(yī)師辨證施治,孕婦及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鮮品外敷前需清潔患處,避免感染。內(nèi)服煎劑每日用量一般不超過30克干品,連續(xù)服用不宜超過2周。出現(xiàn)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用。保存時應置于陰涼干燥處,防止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