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斂莓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烏斂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療咽喉腫痛、癰腫瘡毒、濕熱黃疸等癥狀。
1、清熱解毒
烏斂莓性寒味苦,歸肺經(jīng)和胃經(jīng),能夠清除體內(nèi)熱毒。對于風熱感冒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癥狀有緩解作用,常與金銀花、連翹等藥材配伍使用?,F(xiàn)代研究表明其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2、消腫散結
該藥材可消散癰疽瘡毒,對乳腺炎、淋巴結炎等體表化膿性感染有治療效果。外敷時可配伍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清熱解毒藥,內(nèi)服多與皂角刺、穿山甲等活血散結藥同用。需注意孕婦慎用。
3、利尿通淋
烏斂莓能促進水分代謝,改善濕熱下注導致的小便不利、淋濁澀痛。臨床常用于急性尿路感染,常與車前草、瞿麥等利尿通淋藥配伍。其利尿作用可能與所含鉀鹽及有機酸成分有關。
4、退黃利膽
對于肝膽濕熱引發(fā)的黃疸,烏斂莓可配伍茵陳、梔子等利膽退黃藥使用。其有效成分能促進膽汁分泌,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使用時需監(jiān)測肝功能,避免長期大量服用。
5、抗炎鎮(zhèn)痛
實驗顯示烏斂莓提取物對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及醋酸扭體反應有抑制作用,表明其具有抗炎鎮(zhèn)痛效果。民間常用鮮品搗敷治療跌打損傷,但皮膚破損處禁用。
使用烏斂莓時建議咨詢中醫(yī)師辨證施治,避免自行配伍。脾胃虛寒者慎用,可能出現(xiàn)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鮮品外用需測試皮膚耐受性,出現(xiàn)瘙癢紅腫應立即停用。日常可配伍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濕食材調(diào)理,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