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脈搭橋手術的適應癥是什么
冠脈搭橋手術的適應癥主要有嚴重冠狀動脈狹窄、多支血管病變、左主干病變、藥物治療無效的心絞痛以及心肌梗死后并發(fā)癥等。
1、嚴重冠狀動脈狹窄
當冠狀動脈狹窄程度超過70%且影響心肌供血時,可能需考慮冠脈搭橋手術。此類患者常表現(xiàn)為活動后胸痛、氣促,藥物治療效果有限。手術通過移植血管繞過狹窄段,恢復血流。常用評估手段包括冠狀動脈造影和心臟負荷試驗。
2、多支血管病變
涉及兩支以上主要冠狀動脈的彌漫性病變是明確適應癥。這類病變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往往難以完全血運重建,搭橋手術能更徹底改善心肌缺血。術前需評估心功能及合并癥,如糖尿病可能影響血管條件。
3、左主干病變
左冠狀動脈主干狹窄超過50%屬于高危情況,易導致大面積心肌缺血。搭橋手術可顯著降低猝死風險,優(yōu)于單純藥物治療。部分合并右冠狀動脈病變的患者,可能需要全動脈化搭橋策略。
4、藥物難治性心絞痛
規(guī)范使用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仍持續(xù)發(fā)作的心絞痛,提示存在嚴重缺血。這類患者生活質(zhì)量顯著下降,搭橋手術能有效緩解癥狀。需注意排除非心源性胸痛及微血管病變。
5、心肌梗死后并發(fā)癥
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二尖瓣反流等機械并發(fā)癥時,可能需同期行搭橋和矯治手術。手術時機需根據(jù)病情穩(wěn)定程度決定,急診手術適用于持續(xù)缺血或心源性休克患者。
術后需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腸溶片,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等危險因素。定期復查心臟超聲和運動試驗評估橋血管通暢度。保持低鹽低脂飲食,循序漸進進行心臟康復訓練,避免吸煙飲酒等不良習慣。出現(xiàn)新發(fā)胸痛或活動耐力下降應及時就醫(y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