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型頸椎病可以牽引嗎
脊椎型頸椎病一般可以進行牽引治療,但需嚴格遵醫(yī)囑評估適應癥。脊椎型頸椎病是頸椎病中較嚴重的類型,主要表現(xiàn)為脊髓受壓引起的四肢麻木、行走不穩(wěn)等癥狀。
牽引治療通過機械力拉伸頸椎間隙,減輕椎間盤壓力,緩解神經壓迫。對于早期輕中度脊椎型頸椎病患者,若影像學顯示脊髓壓迫程度較輕,無椎管顯著狹窄或頸椎不穩(wěn),牽引可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神經根水腫。臨床常用坐位或臥位牽引,重量控制在體重的十分之一至七分之一,每次15-20分鐘,需配合頸托固定保護。牽引過程中應密切觀察肢體感覺變化,出現(xiàn)疼痛加重或新發(fā)麻木需立即停止。
當患者存在明顯椎管狹窄、頸椎后縱韌帶骨化、頸椎骨折脫位或脊髓嚴重受壓時,牽引可能導致脊髓二次損傷。這類患者通常伴隨腱反射亢進、病理征陽性等體征,MRI顯示脊髓信號異常。急性期脊髓水腫患者強行牽引可能加重癱瘓風險,需優(yōu)先考慮手術減壓治療。部分患者牽引后可能出現(xiàn)頭暈、惡心等椎動脈供血不足癥狀,需調整牽引角度和力度。
脊椎型頸椎病患者日常應避免長時間低頭,睡眠時選擇高度適中的頸椎枕。急性期可配合微波理療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恢復期可進行頸部肌肉等長收縮訓練。若保守治療3個月無效或癥狀進行性加重,需考慮頸椎前路減壓融合術等手術治療。所有牽引治療均應在專業(yè)康復醫(yī)師指導下進行,禁止自行購買家用牽引器械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