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引起尿道感染
尿道感染通常由細菌侵入尿道引起,常見誘因包括飲水不足、會陰衛(wèi)生不良、尿路梗阻、性生活頻繁以及免疫力下降等。
1、飲水不足
每日飲水量過少會導致尿液濃縮,排尿次數減少,細菌在尿道內滯留時間延長。建議每日飲用1500-2000毫升水,保持每2-3小時排尿一次,有助于沖刷尿道。
2、會陰衛(wèi)生不良
排便后擦拭方向錯誤、不及時更換內褲或使用刺激性清潔產品,可能將腸道細菌帶入尿道。女性應從前向后擦拭,選擇棉質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
3、尿路梗阻
前列腺增生、尿道狹窄或結石可能導致尿液滯留,增加感染風險。此類患者可能出現排尿困難、尿線變細等癥狀,需通過超聲或尿動力學檢查確診。
4、性生活頻繁
性行為可能將外部細菌推入尿道,尤其女性因尿道較短更易感染。建議事后及時排尿,避免使用殺精劑等可能破壞菌群平衡的產品。
5、免疫力下降
糖尿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或絕經后雌激素減少,會削弱尿路黏膜防御能力。這類人群可能反復發(fā)作感染,需控制基礎疾病并考慮預防性用藥。
預防尿道感染需保持每日充足飲水,避免憋尿;選擇寬松透氣的棉質內褲并每日更換;性生活后及時清潔排尿;糖尿病患者注意血糖控制;出現尿頻、尿急或排尿灼痛等癥狀時盡早就醫(yī),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日??蛇m量攝入蔓越莓制品,其原花青素成分可能抑制細菌黏附尿道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