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容易緊張怎么辦
肌肉容易緊張可通過熱敷按摩、規(guī)律運動、補充鎂元素、心理調節(jié)、藥物治療等方式緩解。肌肉緊張通常由運動過量、缺鎂、焦慮、頸椎病、肌筋膜疼痛綜合征等原因引起。
1、熱敷按摩
局部熱敷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肌肉痙攣。使用40-45℃熱毛巾敷于緊張部位10-15分鐘,配合拇指指腹環(huán)形按壓肌肉起止點,每日重復進行2-3次。注意避免燙傷皮膚,腰椎部位熱敷時建議仰臥位并在腰部墊軟枕。
2、規(guī)律運動
每周進行3-5次有氧運動如游泳、慢跑等,每次持續(xù)30-40分鐘,運動前后需充分拉伸緊張肌群。瑜伽中的貓牛式、嬰兒式等動作能針對性放松背部肌肉。運動強度以微微出汗為宜,避免突然增加運動量導致肌肉代償性緊張。
3、補充鎂元素
每日攝入300-400毫克鎂有助于維持神經肌肉正常功能,可通過食用南瓜籽、杏仁、菠菜等富鎂食物補充。缺鎂人群可能出現夜間小腿抽筋伴肌肉僵硬,必要時可遵醫(yī)囑使用門冬氨酸鉀鎂片等制劑。
4、心理調節(jié)
長期精神壓力會導致肩頸肌肉持續(xù)性緊張,可通過正念呼吸訓練緩解。每天進行10分鐘腹式呼吸練習,吸氣時想象緊張部位逐漸放松。焦慮情緒明顯者可嘗試漸進式肌肉放松法,按頭-頸-肩-臂順序交替收縮放松肌群。
5、藥物治療
肌筋膜疼痛綜合征患者可遵醫(yī)囑使用鹽酸乙哌立松片緩解肌肉痙攣,伴有炎癥時可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頸椎病導致的緊張需配合頸復康顆粒改善血液循環(huán),使用甲鈷胺片營養(yǎng)神經。所有藥物均須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
日常應保持正確坐姿避免肌肉勞損,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辦公桌椅,電腦屏幕高度與視線平齊。睡眠時選擇軟硬適中的床墊,枕頭高度以維持頸椎自然曲度為宜。飲食注意均衡攝入鈣、鎂、鉀等礦物質,每日飲水1500-2000毫升促進代謝廢物排出。若肌肉緊張持續(xù)超過兩周或伴隨無力、麻木等癥狀,建議及時至康復科或神經內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