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骨第一節(jié)骨折要如何解決
尾骨第一節(jié)骨折可通過臥床休息、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法復位、手術治療等方式解決。尾骨骨折通常由跌倒撞擊、運動損傷、骨質疏松、交通事故、分娩創(chuàng)傷等原因引起。
1、臥床休息
急性期需絕對臥床2-4周,使用中空坐墊減輕局部壓力。避免久坐、騎車等可能造成二次損傷的動作。臥床期間可進行踝泵運動預防下肢靜脈血栓,每日重復進行10-15次。
2、藥物治療
疼痛明顯時可遵醫(yī)囑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塞來昔布膠囊等非甾體抗炎藥。伴有肌肉痙攣者可配合鹽酸乙哌立松片緩解癥狀。骨質疏松患者需補充碳酸鈣D3片及阿侖膦酸鈉片促進骨愈合。
3、物理治療
傷后48小時可開始局部冰敷,每次15-20分鐘。2周后轉為熱敷配合紅外線照射,促進血液循環(huán)。超聲治療有助于減輕軟組織粘連,每周重復進行3-5次。
4、手法復位
對于明顯移位的骨折,需由骨科醫(yī)師在局部麻醉下實施直腸內復位術。操作時患者取側臥位,醫(yī)師通過直腸觸診將骨折端推回原位。復位后需復查X線確認對位情況。
5、手術治療
嚴重移位或合并神經損傷者需行尾骨切除術,采用后路入路清除骨折碎片。術后使用可吸收縫線閉合切口,配合頭孢克洛分散片預防感染。極少數(shù)頑固性疼痛患者可考慮尾神經阻滯術。
骨折恢復期應保持每日攝入800-1000毫克鈣質,適量食用牛奶、豆腐、西藍花等富含鈣的食物。睡眠時采取側臥位減輕尾骨壓力,坐立時使用環(huán)形減壓坐墊。康復階段避免劇烈運動,6-8周后逐步恢復日常活動,定期復查X線觀察愈合情況。若出現(xiàn)排便困難、會陰區(qū)麻木等神經癥狀需立即就醫(y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