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怎么檢測
中耳炎可通過耳鏡檢查、聲導抗測試、聽力測試、鼓膜穿刺術、影像學檢查等方式檢測。中耳炎通常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礙、過敏反應、鼻竇炎、腺樣體肥大等原因引起。
1、耳鏡檢查
耳鏡檢查是診斷中耳炎最常用的方法,醫(yī)生使用耳鏡觀察外耳道和鼓膜情況。急性中耳炎可見鼓膜充血、膨隆或穿孔,慢性中耳炎可見鼓膜內陷、增厚或鈣化斑。檢查過程中可能發(fā)現(xiàn)鼓室積液或膿性分泌物,這些表現(xiàn)有助于判斷中耳炎類型和嚴重程度。
2、聲導抗測試
聲導抗測試通過測量中耳對聲音的傳導能力來判斷中耳功能狀態(tài)。該檢查能準確反映鼓室壓力變化,對分泌性中耳炎診斷尤為重要。測試結果顯示B型或C型鼓室圖時,提示可能存在中耳積液或咽鼓管功能障礙,這些都是中耳炎的常見表現(xiàn)。
3、聽力測試
聽力測試包括純音測聽和言語測聽,用于評估中耳炎導致的聽力損失程度。傳導性耳聾是中耳炎的典型聽力表現(xiàn),骨導氣導差值超過15分貝時應考慮中耳病變。兒童患者需進行游戲測聽或視覺強化測聽等特殊檢查方法。
4、鼓膜穿刺術
鼓膜穿刺術既是診斷手段也是治療方法,適用于頑固性中耳積液或疑似化膿性中耳炎。通過穿刺抽取中耳積液進行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可明確致病菌并指導抗生素選擇。該檢查需在嚴格消毒條件下由專業(yè)醫(yī)生操作,術后要注意保持耳道干燥。
5、影像學檢查
CT掃描能清晰顯示中耳和乳突的解剖結構,對慢性中耳炎并發(fā)癥診斷有重要價值。MRI檢查適用于懷疑顱內并發(fā)癥的情況,如腦膿腫或靜脈竇血栓形成。影像學檢查可發(fā)現(xiàn)膽脂瘤、骨質破壞等病變,為手術治療提供依據(jù)。
確診中耳炎后應注意保持耳部清潔干燥,避免用力擤鼻和污水入耳。急性期可遵醫(yī)囑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鹽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藥物治療,慢性患者可能需要鼓膜修補或乳突根治手術。日常應加強鍛煉增強體質,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兒童患者需定期復查聽力。出現(xiàn)耳痛加劇、高熱或面癱等癥狀時應立即就醫(y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