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眉脂的常見用法有哪些
蟾蜍眉脂一般是指蟾酥,其常見用法主要有外用貼敷、研粉調敷、入丸散劑、配伍湯藥、制成酊劑等。蟾酥為蟾蜍耳后腺及皮膚腺分泌的白色漿液經(jīng)加工干燥而成,具有解毒消腫、止痛開竅等功效,需在醫(yī)生指導下規(guī)范使用。
1、外用貼敷
蟾酥可與其他中藥配伍研磨成粉,用醋或酒調勻后貼敷患處。適用于癰疽疔瘡、瘰疬結核等體表腫毒,能緩解局部紅腫熱痛癥狀。常用配伍藥物有雄黃、朱砂等,但皮膚破損或過敏者禁用,貼敷時間不宜超過4小時。
2、研粉調敷
將干燥蟾酥研磨成細粉,與香油、蜂蜜等調和后外涂??捎糜谙x蛇咬傷、帶狀皰疹等病癥,能幫助解毒止痛。使用時需避開黏膜部位,孕婦及兒童慎用,出現(xiàn)皮膚瘙癢應立即停用。
3、入丸散劑
蟾酥常與牛黃、麝香等配伍制成六神丸、梅花點舌丹等中成藥。適用于咽喉腫痛、疔瘡走黃等熱毒證候,具有清熱解毒功效。此類制劑含毒性成分,須嚴格遵醫(yī)囑控制用量。
4、配伍湯藥
在中醫(yī)方劑中,蟾酥多與黃連、梔子等清熱藥同煎。用于治療暑濕吐瀉、中風昏迷等急癥,可發(fā)揮開竅醒神作用。因毒性較強,內服時需先煎或久煎以減毒,且單次用量不超過0.015克。
5、制成酊劑
蟾酥用乙醇浸泡制成酊劑,可外涂治療神經(jīng)性皮炎、慢性濕疹等皮膚病。能通過局部刺激作用改善血液循環(huán),但皮膚薄嫩部位需稀釋后使用,避免接觸眼睛。
使用蟾酥需注意其具有較強毒性,不可擅自加大用量或延長療程。外用時出現(xiàn)皮膚灼痛、瘙癢需立即清洗;內服后若出現(xiàn)惡心嘔吐、心悸等反應應及時就醫(yī)。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及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建議在中醫(yī)師指導下辨證使用,治療期間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用藥部位清潔干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