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蘇草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香蘇草具有疏風解表、理氣寬中、化濕和胃等功效,主要用于風寒感冒、脾胃氣滯、脘腹脹滿等癥狀。香蘇草是唇形科植物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其藥用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揮發(fā)油、黃酮類等活性成分上。
1、疏風解表
香蘇草中的揮發(fā)油成分能促進發(fā)汗,緩解風寒感冒引起的惡寒發(fā)熱、頭痛無汗等癥狀。對于外感風寒初期,可用香蘇草配伍生姜煎湯服用。需注意風熱感冒者不宜使用。
2、理氣寬中
香蘇草能調(diào)節(jié)胃腸平滑肌運動,改善脾胃氣滯導致的脘腹脹滿、噯氣吞酸。常與陳皮、木香等理氣藥同用。胃腸潰瘍急性期患者慎用。
3、化濕和胃
香蘇草揮發(fā)油可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濕濁中阻引起的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夏季暑濕困脾時,可用鮮品搗汁沖服。孕婦使用需遵醫(yī)囑。
4、抗菌消炎
香蘇草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等有抑制作用,可用于腸炎腹瀉。外用可煎湯清洗皮膚濕疹。過敏體質(zhì)者使用前應做皮試。
5、抗氧化
香蘇草中的迷迭香酸等成分能清除自由基,輔助延緩衰老。可制成代茶飲適量服用。長期大量服用可能影響凝血功能。
使用香蘇草時建議選擇正規(guī)藥材,避免與辛辣刺激食物同食。風寒感冒初期可取香蘇草10克加生姜3片煎服,每日1劑連續(xù)3天。脾胃虛弱者宜配伍白術(shù)、茯苓等健脾藥物。若出現(xiàn)皮疹、腹瀉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使用前應咨詢中醫(yī)師。保存時需置陰涼干燥處,防止有效成分揮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