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壓迫神經(jīng)肩膀疼怎么辦
頸椎壓迫神經(jīng)肩膀疼可通過臥床休息、頸部熱敷、遵醫(yī)囑用藥、牽引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緩解。頸椎壓迫神經(jīng)通常由頸椎退行性變、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外傷、長期姿勢不良等因素引起。
1、臥床休息
急性期需嚴格臥床1-3天,選擇高度適中的枕頭,避免頸部懸空或過度屈曲。仰臥位時可在膝蓋下方墊軟枕,側臥位時保持頭頸與軀干軸線一致。臥床期間減少低頭玩手機等動作,每2小時可短暫起身活動。
2、頸部熱敷
用40℃左右熱毛巾或暖水袋熱敷頸肩部15-20分鐘,每日2-3次。熱敷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肌肉痙攣。注意避免燙傷皮膚,糖尿病患者需謹慎控制溫度。配合輕柔的頸部旋轉活動效果更佳。
3、遵醫(yī)囑用藥
神經(jīng)根水腫明顯時可遵醫(yī)囑使用甘露醇注射液脫水,疼痛嚴重者可用塞來昔布膠囊消炎鎮(zhèn)痛,肌肉痙攣者可配合甲鈷胺片營養(yǎng)神經(jīng)。禁止自行調整用藥劑量,用藥期間出現(xiàn)胃部不適需及時復診。
4、牽引治療
在醫(yī)院由康復師操作頸椎牽引,重量從3-5公斤開始逐步增加,每次15-20分鐘。牽引能增大椎間隙減輕神經(jīng)壓迫,但嚴重骨質疏松、椎管狹窄者禁用。治療期間出現(xiàn)頭暈、手麻加重需立即停止。
5、手術治療
經(jīng)3個月保守治療無效且磁共振顯示明顯神經(jīng)壓迫者,可考慮頸椎前路減壓融合術或人工椎間盤置換術。術后需佩戴頸托4-6周,循序漸進進行頸部功能鍛煉,定期復查評估植骨融合情況。
日常應避免長時間低頭工作,使用電腦時保持屏幕與眼睛平齊,每1小時做頸部后仰、側屈等舒緩運動。睡眠選用符合頸椎曲線的記憶枕,注意頸部保暖避免受涼。飲食多補充富含鈣質的牛奶、豆制品,適度曬太陽促進維生素D合成。若出現(xiàn)上肢放射性疼痛或手指麻木加重,須及時復查頸椎磁共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