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a期乳腺癌能治好嗎
十二指腸息肉的預后通常較好,多數(shù)情況下通過內鏡下切除可完全治愈,但需定期復查以監(jiān)測復發(fā)風險。預后差異主要與息肉性質、大小、是否惡變及患者基礎疾病有關。
良性十二指腸息肉在內鏡切除后復發(fā)概率較低,尤其是直徑小于10毫米的炎性或增生性息肉。術后1年內需進行1-2次胃鏡復查,確認無殘留或新生病灶后可延長隨訪間隔。對于廣基息肉或切除不完全者,建議3-6個月復查一次,必要時需二次處理。這類患者日常應注意避免辛辣刺激飲食,減少胃腸黏膜損傷。
存在惡變傾向的腺瘤性息肉或早期癌變病灶,預后相對復雜。直徑超過20毫米、病理提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者,需追加超聲內鏡評估浸潤深度。部分病例可能需追加外科手術或放射治療。此類患者術后隨訪需更密集,前2年每3個月復查腫瘤標志物及影像學檢查,同時需配合抑酸藥物如奧美拉唑腸溶片、雷貝拉唑鈉腸溶片保護黏膜。
十二指腸息肉術后應保持低脂高纖維飲食,適量補充維生素A和硒元素。避免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控制反流性食管炎等基礎疾病。出現(xiàn)黑便、持續(xù)性腹痛等癥狀需立即復診。合并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遺傳因素者,建議直系親屬進行胃腸鏡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