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cta檢查是什么
心臟CTA檢查是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的簡稱,通過靜脈注射造影劑結(jié)合CT掃描技術,無創(chuàng)評估冠狀動脈狹窄、斑塊等病變的影像學檢查方法。
心臟CTA檢查利用多層螺旋CT快速掃描心臟及冠狀動脈,配合碘對比劑顯影,可清晰顯示血管走行、管腔狹窄程度及斑塊性質(zhì)。檢查前需控制心率至70次/分以下,通常服用β受體阻滯劑如酒石酸美托洛爾片。掃描時需屏氣10-20秒,全程約15分鐘。該檢查對鈣化斑塊敏感度達90%以上,能識別非鈣化斑塊和混合斑塊,但對重度鈣化血管的評估存在局限。輻射劑量約為5-15mSv,低于傳統(tǒng)冠狀動脈造影。
心臟CTA主要適用于中低危胸痛患者的篩查,可排除冠狀動脈狹窄概率較高的病變。對于支架術后復查、冠狀動脈畸形診斷也有較高價值。檢查禁忌證包括造影劑過敏、嚴重腎功能不全、未控制的心律失常等。檢查后需飲水1000-1500ml加速造影劑排泄,腎功能異常者需監(jiān)測肌酐變化。
接受心臟CTA檢查后建議24小時內(nèi)避免劇烈運動,觀察穿刺部位有無出血或血腫。日常需控制血壓、血脂,戒煙限酒,規(guī)律監(jiān)測心率。若檢查發(fā)現(xiàn)冠狀動脈狹窄超過50%,應及時至心內(nèi)科進一步評估,必要時行冠狀動脈造影確診。對于存在冠心病高危因素者,即使檢查結(jié)果正常也應保持每年一次心血管健康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