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都有哪些癥狀
灰指甲通常表現為指甲變色、增厚、變形、分層、脫落等癥狀,主要由皮膚癬菌感染引起。
1、指甲變色
灰指甲早期常見癥狀為指甲顏色改變,可能呈現白色、黃色、褐色或黑色。變色通常從指甲邊緣或甲板中部開始,逐漸擴散至整個甲面。真菌代謝產物沉積是導致顏色改變的主要原因。
2、指甲增厚
隨著病情發(fā)展,受感染的指甲會明顯增厚,甲板質地變得堅硬。增厚程度與真菌感染時間長短有關,長期未治療的灰指甲可能出現甲板厚度超過正常2-3倍的情況。
3、指甲變形
灰指甲會導致指甲形狀改變,可能出現甲板彎曲、凹凸不平或邊緣翹起。嚴重時指甲可能呈現鉤狀或勺狀變形,影響正常修剪和日常活動。
4、指甲分層
受感染的指甲可能出現甲板分層現象,表現為甲板與甲床分離或甲板自身分層。分層區(qū)域常伴有白色或黃色粉末狀物質,是真菌繁殖和角質破壞的表現。
5、指甲脫落
灰指甲晚期可能出現指甲完全或部分脫落。脫落前通常伴有甲板嚴重變形、增厚和甲床分離。脫落后新長出的指甲若未經治療,仍可能再次被感染。
灰指甲患者應注意保持足部干燥清潔,避免穿不透氣的鞋襪,不與他人共用指甲剪等個人用品。治療期間應遵醫(yī)囑堅持用藥,定期修剪病甲,同時注意預防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若發(fā)現指甲異常變化,建議盡早就醫(yī)明確診斷,避免延誤治療導致病情加重。